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平度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向公众和媒体展示平度市卫生健康系统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有力举措和亮点成效,展现市委、市政府在提升民生幸福方面的新变化、新成绩、新计划。召开本场发布会。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郭雅丽女士;
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副科长石晗先生;
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高丽女士;
平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代守杰先生。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话题。
首先,请郭雅丽同志介绍平度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主发布人(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郭雅丽):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新闻记者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平度卫生健康系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147处,其中三级医院2处,二级医院7处,医养结合机构6处,镇街卫生院29处,村卫生室767处。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746名,其他卫生专业人员1057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28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95名。现有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数7528张,每千常住人口6.32张。
近年来,平度市卫生健康局立足“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聚焦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出实招、求实效、办实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快速、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2024年,市卫生健康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153”工作思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整合医疗资源为切入点,加快医疗集团一体化改革,努力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纵深推进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平度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关于统筹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医疗质量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顶格推进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以制度体系固化医改成果。结合全市医疗资源结构和群众健康需求情况,将四个医疗集团调整为一个医疗集团,形成1个总医院、2个片区、23个卫生院和767个卫生室为基本框架,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青岛海慈医疗集团中医专科联盟、青大附院(平度)医联体有机结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集团设置“一办八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行连续性服务,统一集团法人,落实集团内部“一支笔”审批,结合岗位需求实现人员上下自由流动,以信息化手段保障病历质控、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药事管理、消毒供应等工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统一药品耗材目录,实现集团内“六统一”管理。
发挥平度市人民医院集团总医院牵头作用,以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打造5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和平度市“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资源共享五大中心”“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牵头组建41个质控中心,实现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实现急性胸痛患者快速识别、快速转运,为快速抢救开通绿色通道,极大提升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为推进医疗集团医疗资源共享工作顺利进行,及时为各院区提供高质量的诊断服务,2024年6月市人民医院集团总院制定《平度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关于实行共享资源收益分配机制的通知(试行)》,实现集团内CT和磁共振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内镜中心建设。开辟4条无人机航线,已投入运行458天,完成1138架次无人机检验样本和血液运输任务。相较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专运克服了专车专运、人员调配和天气因素限制,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灵活运送,保障可专运的时效性,增强了优质医疗资源便利性、可及性,打通了分级诊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构筑分级诊疗平台推动上下转诊,依托信息系统一体化,实现集团内病历信息和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化流转,对患者就诊全流程进行跟踪,制定集团内上下转诊目录和管理办法,落实长效制度保障,2024年已完成472人“管家式”服务,集团内转诊病人8千余人,远程会诊1.1万人,实现区域内一键转诊,2024年累计下派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指导6千余人次,组织义诊47场,累计服务群众7.6万人,扎实推动县域诊疗服务同质化发展。发挥青大附院(平度)和海慈集团平度院区技术优势,支持两院重点培育省、青两级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打造胶东半岛医疗服务次中心和青岛市北部中医诊疗次中心,让群众在县域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筑牢基层网底,结合地缘和就诊习惯,重点建设二院片区和三院片区,培育心脑血管、神经内和消化道内窥镜等一系列特色专科,实现片区内一体化管理,落实连续性医疗服务。打造平度二医(蓼兰)、三医(店子)、四医(南村)、五医(古岘)和明村中心卫生院作为我市5个县域诊疗次中心,29家卫生院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其中16家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二、完善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招大引强,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成效快速提升
随着平度市卫生健康行业快速发展,我们更加注重医疗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提升,坚持实施招大引强的务实举措。2020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正式落成,平度市拥有了第一所三甲医院。运行四年以来,各项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不断提高。院区开设专病门诊165个,完成重大抢救百余例,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80余项。院区积极贯彻省卫生健康委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百日攻坚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要求,2024年共发起义诊活动60余场,走遍平度大小乡镇,累计服务1.8万人;组织其他类型的义诊活动50余次,累计服务近万人。
2023年12月,与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举行托管平度市中医医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平度市中医医院整体纳入集团,成立集团平度院区,实行独立运营的集团化管理,助推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目前,集团本部专家全面进驻,其中包括首批常驻专家13人,派驻专家60余人,定期来院坐诊、手术。截至今年10月,海慈本部院区已累计派驻专家670人次,累计服务门诊患者3.5万人次。2024年,院区获批青岛市区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培育单位,高标准打造“三专科二中心一基地”,打造肿瘤科、脑病科、骨伤科3个重点中医专科,各项核心指标显著改善。
三、细化基层服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助力居民健康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2024年,市卫生健康局以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阻肺等“三高一慢”慢性病群体及其家庭为重点,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完善签约服务费筹资渠道和服务绩效评价激励机制,深化“三高一慢”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综合、便捷、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一是分级分类提供差异化老年人签约服务,密切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联系。各卫生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内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台账,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分类记录。对其中自愿接受签约服务的老年人,结合服务能力、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城乡需求特点,细化制定本机构绿色服务包、彩虹服务包、爱老家庭包服务的目录、内容、频次等,有针对性选择差异化、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内容。同时建立符合老年人特点的灵活签约机制和健康积分机制,提高老年人签约积极性。鼓励家庭医生服务吸纳社区网格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强化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的联系,每季度通过电话、微信、短信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至少联络1次,每年通过大走访“面对面”至少随访1次,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格内“十公开”。截至目前,已签约老年人21.59万人,签约率85.54%,已超额完成签约20.8万人的年度目标。
二是开展“三高”易患人群筛查和并发症筛查,落实慢阻肺高危人群及确诊患者随访管理。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分析、健康驿站自助检测、问卷调查、日常诊疗等多种途径,对有较高患病风险的人群开展筛查,提醒易患人群监测血压、血糖或血脂。对纳入管理的“三高”患者开展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结合风险程度和患者意愿进行“六病”筛查,原则上优先为已签约的“三高”患者提供服务。截至目前,三高共管家庭医生签约规范管理2.65万人,为5.28万人开展了六病筛查;对慢阻肺高危人群1万人开展2次面访和1次电话随访,每次面访时,开展肺功能检查,合并“三高”患者提供1次并发症筛查服务。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筑牢高质量服务网底。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家团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第七人民医院、各三高中心分别牵头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高六病及慢阻肺筛查、诊疗、康复和健康管理,负责项目统筹和实施工作、技术支持,组织开展培训、现场指导和质量控制。充分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社区医院特色科室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广“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等途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高一慢”诊疗诊治、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用药指导、医养结合、失能照护、中医“治未病”等服务能力,着重加强老年人防跌倒、居家适老化、盆底保健、成人疫苗接种、家庭药箱整理、多重用药管理、药膳指导等新增内容的培训。
四、强化保障升级,聚焦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做实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
我们一直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省、青岛市关于妇幼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工作,落实孕妇产前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项目跨区报销及“直免”服务工作,深入开展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坚持临床与保健相结合,深入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妇女儿童健康保障再升级。
2023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24年,成功争创青岛市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孕前保健特色专科。设立平度市乳腺癌筛查质控中心和宫颈癌筛查质控中心,挂靠平度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将中医药融入妇幼保健领域,促进“妇幼+中医”的有机融合,推广完善“临床+互联网+中医药”诊疗模式,开展13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
五、筑牢防控体系,加强医防融合建设,促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稳步提升
2023年6月以来,我们先后指导市疾控中心、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第二、第三人民医院签订《平度市医防融合建设协议书》。通过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机构的人员交流和业务协作,发挥不同专业人员技术优势,开展传染病、艾滋病、慢性病、食源性疾病、免疫规划、健康教育、职业健康、学校卫生、基本公共卫生医防融合。2024年以来成立了第二批医防融合指导团队35人,医疗机构到疾控机构参与医防融合99人。
在传染病防控方面,2023年被省卫生健康委表彰为全省消除疟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成功申报青岛市布鲁氏菌病多元融合一体化防控示范区,按照“早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原则,构建起卫生健康局、疾控中心、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五级防控体系,与农业农村局、动物疫控中心加强联系,积极推进多部门深度联合防控;预防接种服务提质方面,预防接种服务圈建设完成率已达100%,并在妇保院、东阁、李园等医疗机构开展成人疫苗处方试点;食品安全方面,积极与市教体局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学校食品留样抽检行动和营养健康学校验收行动。2022年10月,平度市卫生健康局被青岛市政府表彰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153”工作思路,结合平度市实际,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集团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聚力构建具有深厚底蕴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纵深推进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健康县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度篇章贡献力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郭雅丽女士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请这位举手的记者提问。
问题1:大家上午好!我是青岛电视台记者。相对于城市,农村医疗较为薄弱,请问针对这方面的工作有哪些举措?
答(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副科长石晗同志):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我们一直注重提升各级医疗服务能力,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方面,通过集团统一管理,实现精准式下沉。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优势,全面深入摸底、调研基层医院学科发展现状,以“学科包院”的模式精准培育基层特色,牵头建设我市乡医培训基地,针对性强化基层人员对于胸痛、卒中、创伤外科等方面的业务宣讲,累计举办14期线上和7次线下培训。2024年累计下派医师6803人次到卫生院开展坐诊服务,组织义诊48场,培育基层特色专科25个,29家基层卫生院全部实现名医工作站全覆盖,通过义诊、接诊、转诊等形式累计服务群众7.6万余人。另一方面发挥中医优势,送“专家号”入基层。市中医医院与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深度合作,发挥辐射带头作用,打造青岛市北部中医医疗次中心,组建平度市中医专科联盟,遴选中医药人才组建巡诊团队,走进全市17个镇街、116个行政村,服务群众2.38万余人次,形成以“送医送药送健康”为核心的专家巡诊长效机制。同时,市中医院青少年近视中医干预服务团队持续开展“进乡村、进学校”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进云山、崔家集等乡镇50余处村庄和学校,邀请居民、学生免费体验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应用核桃灸、穴位推拿等中医治疗措施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近视,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再一方面,各医疗机构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根据山东省、青岛市统一部署,我市将落实“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作为推动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积极推动青岛市三级医院与平度市级医院、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梯次帮扶的工作机制。2024年青岛市抽调56名医生点对点帮扶平度市5家医院,我市组织149名医生点对点帮扶7家乡镇卫生院和70家薄弱村卫生室,累计诊疗1.1万人次,受援的基层单位医疗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石晗先生的回答,请媒体朋友继续提问。
请这位举手的记者提问。
问题2:大家上午好!我是青岛晚报记者。请问平度市重点服务对象可以免费享受哪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答(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高丽同志):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按照“分年龄、分人群”进行:
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我们每年开展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其中,辅助检查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测、腹部B超。每年开展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1次中医药保健指导。
对0-6岁儿童,一是实施国家一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共12种疫苗22剂次预防12种传染病;二是做好新生儿访视和儿童健康管理,提供母乳喂养、护理、辅食添加、常见疾病防治、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指导,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听力检查、视力检查,根据月龄不同,检查项目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向0-36个月儿童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并向家长传授腹部按摩、捏脊、按揉穴位的方法。
针对35岁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我们每年至少提供4次面对面随访,主要包括一般身体检查,生活方式评估和指导,血压血糖检测,用药情况指导,必要时的转诊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提供每年1次健康体检,除浅表淋巴结外,还有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对严重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进行4次随访,并提供1次健康检查,除一般体格检查以外,还包括血压、体重、血常规,转氨酶、血糖、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其中血常规检查包含白细胞分类。最后是肺结核患者,我们为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提供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等服务。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丽女士的回答,请媒体朋友继续提问。
请这位举手的记者提问。
问题3:大家上午好!我是鲁网记者。请问针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控,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答(平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代守杰同志):
感谢您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关于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我们是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
一、加强监测预警。对流感、病毒性腹泻、出血热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加强研判,认真做好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对异常信息及时预警,有效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二、加强业务培训。举办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及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班等培训会议,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能力及诊疗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病患医疗负担。
三、强化联防联控。及时向教体局、民政局等单位发送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醒,配合教体局、民政局指导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弱势群体生命健康。
四、加强健康宣教。结合秋冬季防控工作实际,我局借助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契机,联合市疾控中心、疫控中心、各医疗机构在植物园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联合疫控中心在蓼兰镇开展布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并对高危职业人群进行布病筛查。借助微信公众号、行风在线,积极普及、解答流感疫苗接种、布病防控、诺如病毒腹泻处置等市民关心的秋冬季传染病相关知识。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代守杰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本场发布会就此结束。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