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自年轻干部包村工作开展以来,凤台街道59名包村干部切实沉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知民情、聚民意、解民困,用脚步拉近干群距离,用真情密切干群关系,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我们一起听听来自包村干部们的一线感悟吧!
兰前自然村包村干部 贾相华
作为兰前自然村包村干部,深入村庄走访,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走访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村民们的质朴与热情。每到一户,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呼我坐下,端上自家的水果,与我分享他们的生活点滴。从田间劳作的艰辛,到住进安置房后的焕然一新,从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再到对村庄发展的建议,这些质朴的话语中饱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我也看到了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部分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不到位,影响村民生活;一些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庄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等。这些问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每一次进村走访,不仅拉近了我与村民的距离,更让我坚定了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努力为村庄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
村庄中的每一个小问题,对于村民来说都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大事。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发现这些细微之处的需求,用心去解决,把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村民。这不仅是工作任务,更是一份情感上的牵挂,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为村庄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城东埠自然村包村干部 刘勇
作为城东埠自然村的包村干部,我有幸深入农村基层,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切身感受到乡村的变化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包村过程中,我积极走访入户,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努力融入基层、了解村情民意。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基层工作虽然繁琐,但只要用心去做,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我还参与城东埠自然村的卫生大扫除,共同清理了村内杂物和卫生死角,村庄环境焕然一新。不少村民自发参与,有的还带动邻里共同行动。一位大婶开心地说:“村子干净了,住着都舒心多了!”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我体会到,整洁的环境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面貌,更凝聚了村民的心。
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履行职责,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把服务落到实处,为推动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乡村更加美好,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黄家道口自然村包村干部 胡彦林
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安排,我有幸成为了黄家道口自然村的包村干部。初为包村干部,内心满是忐忑与期待。踏入村庄,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村民们淳朴憨厚的笑容又让我倍感亲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我了解到许多在办公室里无法知晓的情况。村民们谈到了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获得感大大加强,同时我了解到了村民在日常方面的需求,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作为包村干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更要深入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通过走访,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我愿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深耕,用点滴行动,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见证在这片土地上的蜕变与成长。
东岭自然村包村干部 岳晨旻
作为东岭自然村的包村干部,我认为要落实好自己的职责,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迈开腿,厚植“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实干精神。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唯有迈开腿,走出办公室,亲自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工作人员以及村书记对村民家庭情况的熟悉程度令人敬佩,他们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推动着东岭自然村的人居环境一步步提升。
二要张开嘴,厚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担当精神。善沟通、会表达,担当上传下达的通讯员职责。既要宣传惠民政策方针,解释政策的意义和目的,又要倾听村民的诉求,了解村民的需求,不断地在沟通交流中,速成沟通技能,拉近与村民的关系。
三要坐得住,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入户走访大多从“唠嗑”开始,夏天“聊聊”人居环境,冬天“唠唠”燃气安全,春天“唠唠”合作医疗、防火的事儿......用“耐繁”的精神,从村民口中一句句话中,耐心耐性、毫不含糊地捕捉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四季更替,笃行不怠。回顾过去近一年的包村时光,我深感“迈开腿、张开嘴、坐得住”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践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