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公务邮箱   无障碍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业务动态>工作动态

“两县”创建这几年
来源:平度政务网           日期:2025-04-03

日前,教育部分别公布了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结果,平度市双双通过评估,成为青岛地区唯一一个同时通过“两县”创建的区市。

平度崇文重教,教育事业发达,“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经验发源于平度。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山东省妇女儿童先进集体、山东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获评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山东省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山东省首批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区等。自“两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平度市锚定创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破解体制机制难点,区域教育呈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优质普惠的良好发展态势。

教师“引进来”更能“留得住”“用得好”

教师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平度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城乡统筹、按需配备、结构优化、动态管理”原则,保证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抓好政策落实切实保障待遇权益

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打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积极落实《青岛市中小学校教职工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长效保障机制和联动机制的意见》,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确保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教师切身利益。深入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力度,在评先选优、职称晋升、教师培训等方面,对农村教师给予政策倾斜。

推进教师交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根据《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相关要求,2021年以来,全市积极引进教师1400余名,并探索推进县管校聘、三定一聘、全出竞进等体制机制,最大程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定期开展教师交流工作,通过顶岗、支教、城乡交流等方式,实现优质师资“以城带郊、最终到乡”的均衡分布。近年来,共交流教师1661名,交流骨干教师1081名。

强化培养培训不断增强专业素养

积极推进实施校长领导力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头雁计划”项目,分层、分类、分学科开展教师培训,引领教师队伍梯队发展。成立学科教研工作坊,建立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梯队,实现不同层次教师的有效进阶,有效助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互联网+教师发展”工程,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教师培训电子档案,为教师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组建了61个名师工作室,安排城区学校350名学科名师扎根农村薄弱学校,开展经验交流和“传帮带”,提升农村教师业务能力,带动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有效助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保障关爱并举营造尊师重教格局

出台《关于实施“关爱园丁”工程指导意见》,在全市实施关心教师工作、生活、思想情感的“关爱园丁”工程。对照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20条,实行清单管理,打造“零污染”的教育教学环境。重视教师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体检;设立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退休礼等职业礼遇,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从县管校聘改革,到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再到尊师重教氛围营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平度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实的支柱,不断推动全市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下一步,市教育体育局将持续加大教育人才保障力度,努力打造适应平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 中国政府网
  • 山东省政府网
  • 青岛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