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度市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 发布日期
  • 2024-05-10
  • 制发机关
  • 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编      号
  • 平政办发〔2024〕5号
  • 登  记  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平度市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度市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也是平度潜力和希望所在。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打造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平度工业质效重振、格局重构和空间重塑,加快塑造平度工业发展新优势。根据《平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相关要求,结合当前工业发展新形势和平度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国内经济恢复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制造强市战略部署,坚定落实市委“1153”工作思路,聚焦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工业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加速向好。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2.2%,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11亿元,实现了平度工业提质升级。平度市成功入选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山东省2022年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县(市、区)。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入选中国智慧化工园区、2023年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化工园区10强。美妆睫毛产业入选全省电商产业带和“产业大脑”建设试点。

2.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主导产业支撑显著

主导产业支撑功能更加显著。2023年,智能家电、机械装备、食品饮料、高端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750.3亿元,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2%,比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

3.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平度累计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级“瞪羚”企业2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1家,科小入库评价456家。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入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32%,两年年均增长12.8%。先进金属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突破,钢研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4.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累计认定青岛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89个。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累计创建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旧店镇成功获评首批省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平度工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引领功能严重不足,传统产业仍处于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培育滞后,产业迭代升级亟待加强;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约集聚不足,缺少能够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制造业头部企业;三是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承载力不强;四是重点镇(街道、园区)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周边区(市)产业发展协同性不足。

(二)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为平度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科技脱钩风险持续加大,迫使我国从过去依赖国际技术溢出的外部带动向自主创新的内生驱动转变。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

从国内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以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为平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机遇。同时,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出现趋势性拐点变化、出口导向拉动型经济发生转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多依赖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平度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日益紧迫。

从区域看,山东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沿黄协作全面加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开局起势,制造强省扎实推进。青岛经略海洋、乡村振兴、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扎实推进, 叠加效应加速释放,青岛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村智能家电产业聚集区成功列为山东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这些都为平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山东和青岛区域发展大局提供机遇。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定力、凝聚合力,努力在危机中抓住新机,于变局中开拓新局,锁定目标,不断发力,推动全市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群化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数字技术赋能、市场主体提质、绿色低碳发展、区域产业协同、产业开放提升六大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产业质效重振、产业格局重构、产业空间重塑,培育平度工业发展新优势,谱写平度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设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创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努力在青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打头阵、当先锋,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彰显平度担当。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数实融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重点突破,差异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推进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产业新的增长点。实施镇街工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强化重点产业集聚区和镇街制造业发展导引作用,推进镇街园区错位发展,推动镇街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合转变。

集聚集约,功能提升。坚持不懈推动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推动关联产业、关联项目连片布局。推动资金、政策、土地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集中。制定特色产业园区规范和标准,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园区道路、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置、数字化转型等配套服务能力,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和竞争力。

产业联动,区域协同。坚持市域产业“一盘棋”,扎实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强化镇街、园区之间的错位联动发展,提升市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张力。发挥省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平台优势,强化产业链接,推进与周边区(市)联动发展,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联动协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工业继续保持质量齐升态势,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数实融合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优质企业育出新成效。

——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工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5%,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达到5%。

——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彰显。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0家。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

——数实融合取得新成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累计支持100余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构建完善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体系。

——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工业领域碳达峰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幅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

——优质企业育出新成效。优质企业建设扎实推进,梯次成长体系初步形成,支撑引领功能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

到2030年,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四大主导产业承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新兴产业对经济贡献度显著增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规模效应明显增强、创新功能明显跃升、集聚能力明显提升,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更加健全,企业主体培育成效更加显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数量大幅增长。

 

                       表1  平度市工业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23

2025

2030

指标属性

规模结构

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34.7

35

38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67

70

75

预期性

发展质效

规上企业亩均税收(万元/亩)

11

12

13.5

预期性

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

3.7

4.0

5.5

预期性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5

20

25

预期性

创新能力

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49

2.55

2.6

预期性

青岛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家)

60

65

75

预期性

数实融合

累计认定智能工厂(家)

6

9

15

预期性

累计认定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家)

83

95

125

预期性

绿色低碳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完成目标任务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降幅(%)

完成目标任务

约束性

企业主体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数量(家)

15

17

22

预期性

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家)

2

3

4

预期性


三、产业布局

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立足平度市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重构产业发展格局,重塑平度工业发展新优势。

(一)发展重点

坚持存量优化、增量引育,推动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

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完善产业配套,推进智能家电、食品饮料、高端化工、机械装备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1)智能家电。以全面增强智能家电产业能级和竞争力为目标,推进智能家电产品向智能高端迈进,加快推动单品智能家电向全屋智能发展,强化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提升智能家电产业的根植性,提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能级贡献力量。

推进智能家电产品向高端化迈进。聚焦家电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支持海信冰箱、海信空调等龙头整机企业,加大智能空调、高端冰箱冷柜、高档洗衣机、智能厨房电器等高端产品供给,逐步拓展发展医药冷藏冰箱、冷链储运冰箱、抑菌灭菌空调、空气能空调等新产品。

加快推动单品智能家电向全屋智能发展。支持家电龙头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睡眠、智能康养、智能影音娱乐等家居产品研发。发挥消费平台大数据作用,支持家电龙头企业开展家居产品反向定制、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围绕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场景家居消费解决方案。

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围绕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龙头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智能电控板、变频压缩机、高效节能电机、冷凝器、蒸发器、智能传感器、新型显示器件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提升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支持薄膜电容器、电热器件、微特电机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提升五金、塑料、模具、包装等基础配件质量与供应水平。

                           专栏一 智能家电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青岛宏宇环保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海佰利机械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少海汇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

亿和顺产业园项目

鑫浩瀚白色家电配件项目

佳悦瑞萱网络设备配件制造项目

昶垚家电汽车注塑件生产项目

青岛临空智能家居产业园(二期)

重点园区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n  青岛市平度智能家电产业聚集区

(2)高端化工。依托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和明村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大力发展高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制品等,打造省内高端化工生产高地。

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电子化学品、聚氨酯及高端树脂、功能性膜材料及包装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大力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锂电池配套材料、石墨烯高端复合材料等。推进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加快建设青岛碱业碳酸二甲酯等项目。

精细化工品。重点发展高档绿色染料、高端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高效农药、环保型涂料、功能性材料、金属萃取剂、电子化学品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深加工型的项目;推进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项目,加快建设中钢水性漆及配套树脂和军民两用涂层材料项目、海湾精细化工硝化连续流技术改造项目和延链项目。

橡胶制品。引导现有企业加快开发超低断面、扁平化、低滚阻、低噪音、缺气保用等高端产品,加大智能轮胎、安全轮胎、低滚阻轮胎、超耐磨等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研发和生产,积极布局航空轮胎生产。鼓励轮胎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废旧轮胎梯次综合利用,发展橡胶循环经济。大力发展高性能橡胶输送带,重点研发生产密封胶、三角带、减震垫等高性能橡胶产品。

                      专栏二 高端化工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豪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润农化工有限公司

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上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宇田化工有限公司

青岛天尧新材料有限公司

青岛恒达轮胎有限公司

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碱业钾肥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环球输送带有限公司

青岛格锐达橡胶有限公司

青岛启航轮胎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青岛高精度气体分装项目

青岛碱业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绿色生产碳酸二甲酯循环经济项目

中钢水性漆及配套树脂和军民两用涂层材料项目

国林高品质晶体乙醛酸水解及包装项目

绿色密炼中心项目

再生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创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天益环保设备项目

年产20万吨聚丙烯酰胺项目

高性能碳纤维生产项目

新型聚碳酸亚酯生产项目

特种胶黏剂生产项目

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

青岛雷震洪益能源有限公司液化气分装、销售项目

年产15000万平方米高强力节能输送带新旧动能转换项

福橡年产6000万平方米高等级高强力输送带项目

优星绿色清洗剂一期、二期项目

年产50万套农用子母胎项目

橡胶产业园项目

重点园区

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明村高分子材料产业园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3)食品饮料。依托农产品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新兴食品,推进啤酒饮料特色发展,发展高端调味品,打造特色鲜明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引导五得利、天祥食品、波尼亚食品等粮油肉加工龙头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端面制品、食用油、肉制品有效供给。推进保鲜果蔬、速(冷)冻蔬菜、低温脱水蔬菜、微波净菜等鲜食产品加工,推动果蔬产品在营养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支持肉蛋奶领域企业发展分割产品、低温肉制品、生鲜调理肉制品、速冻调理肉制品精深加工制品。

积极发展新兴食品。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即配预制净菜等预制菜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休闲便利食品、速冻快消食品、冻干保鲜蔬果等潜力新兴食品,拓展发展航空配餐等食品加工。

特色发展啤酒饮料。开发特色化风味啤酒,推进青啤智慧产业示范园二期建设,推动产能向150万千升迈进。积极发展添加天然植物成分的功能性饮料、蛋白质营养型功能饮料、精致茶饮料、具有美容养颜或减肥瘦身功能的女性功能性饮料等。

发展高端调味品。加快建设崔家集高端调味品产业园,集聚培育一批以生产酿造酱、鲜味剂、香辛料为主的领军企业,引导调味品行业向细分化、高端化和健康化发展。逐步形成集原料种植、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调味品中央厨房产业集群。

                  专栏三 食品饮料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平度)

青岛花帝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青岛田润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平度波尼亚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颐尔佳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胶平食品有限公司

尚好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鼎喜冷食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胶东半岛全食材产业链项目

青岛七河香菇菌棒智慧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

花帝健康调味品智慧工厂项目

天祥高端食品产业园项目

农投高端调味品产业园项目

斗元功能食品生产项目

尚好科技有限公司特需海洋功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园项目

青岛中豆有道油脂生产及大豆深加工项目

水果植物萃取及功能性饮料技术改造项目

青岛啤酒麦芽厂25万吨扩建项目

农产品调理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化技改项目

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120万千升扩建项目

青岛国信现代粮食产业园项目

智能化仓储配套物流平台项目

青岛八牛健康项目

纳福园绿色健康食品生产项目

聚诺功能食品生产项目

食品饮料加工项目纸制品与玻璃制品包装项目

荣泰玻璃制品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

和合德成豆制品项目

吉兴花生食品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

饮品生产基地项目

天然香料酿造酱油及新时代产业化乡村振兴示范项

重点园区

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同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崔家集食品产业园

青啤智慧产业园

仁兆产业园

白沙河包装产业园

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4)机械装备。以智能动力装备和专用智能装备为重点,积极布局航空装备、智慧农机等高端装备产业,加快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关键核心装备和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金属压延、铸造机械制造、精密铸件加工、整机制造之间产业协同性,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

发展智能动力装备。鼓励三利智能动力、三利泵业、淄柴博洋等龙头企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加快电机、锅炉、船舶内燃机等动力装备创新迭代。

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和专用装备。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培育相结合,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与测控设备、深海作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设备及关键基础零部件,大力发展物流智能装备等专业装备,推动机械装备产品由数字化单机向智能化制造单元和成套设备转型。

积极布局航空装备制造。依托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积极布局航空电子设备、航空基础配套设备、智能终端设备、临空物流设备等。依托通用航空,发展工业无人机、通航零部件、航空运动装备器材等通航配套装备制造。

加快培育智慧农机装备。以农业现代化为契机,发挥本地农机产业基础优势,坚持引育并举,集中资源,加快传统小型农机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研发大中型智能农机装备,推进智能农机装备迭代升级。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农机装备专精特色企业。力争将智慧农机装备培育成为平度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快铸造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重点企业应用高紧实度黏土砂自动化造型、精密组芯造型、砂型3D打印等先进铸造工艺与装备,提升金属压延、铸造机械制造、精密铸件加工水平,全力推动传统铸造向机械制造、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转型。

提升核心部件配套能力。支持企业研发一批专用发动机、高端链条等核心零部件产品。积极引进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高速电主轴、高速传动设备、精密光栅、精密轴承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布局涉海装备零部件制造,不断巩固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区域配套支撑能力。

                      专栏四 机械装备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征和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

青岛中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

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青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磐石容器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富高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青岛立博汽车零部件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青岛连山铸造有限公司

青岛孚鼎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青岛畅隆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同和汉缆有限公司

青岛东和铸造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哈工大尚禹装备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

青岛昌辉深海钻井智能装备项目

众鑫德森高精密零部件项目

海佰利机械二期项目

诚坤齿轮产业园项目

高端摩托车链系统扩建项目

瑞创AI配料机械设备制造技改项目

盛森机械精密加工技术改造项目

工程机械装备研发制造项目

管道科技装备研发生产项目

青岛韩道汽车零部件低碳智能制造项目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

新达共创金属模具加工项目

重型商用车AMT自动变速箱生产项目

工业自动化传动部件生产线改造项目

年产20000台水泵电机项目

青特智能制造项目

鑫光正智能全屋系统产业园项目

高端链传动生产工业园项目

智慧化零碳源热泵产业园项目

青岛圣青焊割设备有限公司仪器仪表制造项目

青岛永竹机械责任公司机械加工扩产项目

磐石重工加工车间、原材料库新建项目

澍泽汽车装备技术项目

万汇产业园项目(二期、三期)

优悦激光项目

青岛鑫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青岛青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

青岛现代海麟重工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

青岛圣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

青岛顺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龙港海洋装备增建项目

双元金属配件机加工项目

中天生产物料搬运装备制造项目

振震双控产业园项目

砂处理设备制造项目

恒力智能轮毂电机项目

青岛瑞琦琳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高端设备生产项目

重点园区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

同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蓼兰高端装备产业园

田庄绿色铸造产业园


2.突破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1)全面突破新材料产业

以先进金属材料、石墨新材料、绿色建筑新材料为重点,全面突破新材料产业,全力打造工业新的增长极。

先进金属材料。主要依托中国钢研集团在青岛市“一院一基地”总体布局,重点发展高温合金、高温合金零部件、高性能合金、金属防护涂层、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绿色金属新材料应用等产品系列。推进金属材料研发、制备、生产、检测、热处理、大数据服务等产业全链条发展。引进培育一批航空航天用精密成型件、功能性特种涂料等领域龙头企业。

石墨新材料。大力发展高纯球形石墨、包覆球形石墨等高端原材料。鼓励现有石墨生产企业向石墨负极材料、导电浆料、石墨烯材料转型发展。推广节能、降碳、节水、减污、资源高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材料应用,推动石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多元化发展。

绿色建筑新材料。支持各类装配式被动房PC构件研发及生产,重点发展以智能涂料、抑菌材料、碳素纤维材料为主的绿色建筑材料生产。推进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化工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在建材行业中的规模化高值利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研发等配套产业,加快建设蓼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胶东(店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高标准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产业基地。

                    专栏五 新材料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领军智能建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新力通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展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青岛高而富石墨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韩国纳米高科产业园项目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

盛阳新材料项目

恒业新型分子筛项目

海力威高铁航天用密封件项目

华通协同创新材料产业园

青岛钢研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领军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

青岛鑫汇得防腐保温有限公司扩产项目

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海利澳新型金属材料制造项目

青岛顺发隆建材综合利用项目

彩印包装新材料项目

皋陶高性能氮化硅粉体生产项目

海德市政装配式施工研发中心及场站项目

中冶新型有色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沐然鑫箱包收纳品生产项目

胶东(店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

农用地膜及全生物降解地膜生产项目

青岛(平度)万洋众创项目

山东黄金矿业(鑫汇)有限公司尾矿库项目

青岛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鲁邦宏钰新型环保建材生产项目

元源金属研发生产项目

环保产业园项目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

浩瀚家居用品加工项目

亨瑞家具生产制造项目

青岛枫林盛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绿色环保新材料项目

装配式金属结构制造项目

重点园区

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明村高分子材料产业园

店子新材料产业园

田庄绿色铸造产业园


(2)壮大新能源产业

依托平度石墨产业基础,壮大储能材料生产规模,积极布局储能电池制造生产项目,加快打造以储能产业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壮大储能材料生产规模。依托海达新能源、昊鑫新能源、泰达华润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展规模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积极布局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结构件等原材料生产,打造青岛新型储能原材料主产区。

积极布局储能电池。重点招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电池制造项目,探索发展氢能源燃料电池。补强储能设备制造,有效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强化需求牵引,鼓励多场景储能项目示范。

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导入。推进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大同体系、富高科等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紧跟新能源整车企业新产品和新项目配套需求,发挥自身管理、研发、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化转型。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电机、动力电池、电控设备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和特种新能源汽车生产。

                    专栏六 新能源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青岛泰达华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新泰和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青岛泰东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店子泰达华润新能源材料项目

伟信新能源项目

空气热能泵新建项目

泰东瑞德年产8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鹑火光电储能项目

大功率储能双向逆变器项目

泰达新能源材料制造项目二期

青岛星盾钙钛矿电池片产业园项目

瑞森石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雷天温斯顿电池产业园项目

重点园区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店子新材料产业园


(3)积极布局生物产业

发挥平度生物资源优势,依托青岛农业大学涉农、生物学科科研力量,加快布局生物产业。

壮大医药产业。聚焦中药饮片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提取物、高纯度及高活性药物,推进药材初加工、第三方检测、中药材全过程追溯等项目的中药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支持格恩中药饮片、百胜医疗等代表性企业壮大规模。建设山东格恩医药产业园和奥咨达医疗器械产业园。

积极布局农业生物产品。支持生物企业与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农科院等研究机构合作,积极布局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招引生物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支持根源生物、大波高科生物、诺森生物、海之圣生物、恒宁生物等骨干企业,壮大微生态制品产业。

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支持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新型生物质能技术在平度开展中试和产业化示范,加大先进生物燃料生产以及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

                        专栏七 生物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格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青岛善大天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大波高科生物有限公司

青岛诺森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海之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三元色服装有限公司

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青岛新世界医保用品有限公司

青岛百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格恩中药饮片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

格恩医药产业园项目

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

医药物流中心项目

重点园区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


3.加快时尚产业转型升级

(1)睫毛美妆产业。坚持市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强化产品研发设计,推进产业集聚和数字化发展,加快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传统睫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打造中国美妆用品(睫毛)产业之都。

强化产品研发设计。紧跟国内外审美趋势和美妆风向,坚持传承与创新,深挖不同用户和场景需求,加大假睫毛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款式创新,积极开发环保、可降解、轻盈、革新、快时尚睫毛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平度市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美妆配套产业园、大泽山镇生产加工基地、旧店镇生产加工基地“两园两基地”规范建设,推进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电商平台、贸易物流等全产业链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加快生产基地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人工替代,打造全国睫毛产业示范基地。

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建设“美妆睫毛产业大脑”,以产业互联网为支撑、数据资源为核心,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打造睫毛美妆智能工厂、数字园区,全面助力睫毛美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链式发展。

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倾力打造“平度睫毛”区域品牌,建设“睫毛品牌孵化基地”,支持企业打造一批自主品牌。推进睫毛美妆产业沿链向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和国际美妆配套产业园集聚发展,重点发展可降解假睫毛原材料,积极发展美妆产品、美容仪器及工具和美妆包材等产业。积极支持本地企业参与睫毛标准体系建设。建设睫毛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专栏八 睫毛美妆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佳合永润美容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欣假睫毛工艺品有限公司

青岛青亦蓝假睫毛工艺品有限公司

青岛海森林发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平度市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项目

融美(海森林)国际美丽产业园项目

青岛美妆配套产业园项目

重点园区

平度市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

国际美妆配套产业园

旧店镇

大泽山镇


(2)草编产业。丰富草编产品线,推动产品由家居实用类向观赏类、摆饰类发展,延伸纸编、线编、毛发编、金属编等产品,形成特色编艺集聚区。依托“指间大象”草编品牌,整合既有工艺品企业,提升工艺品品质、规模和新品设计能力。整合产业配套资源,配合文旅宣传,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建设力度,加快数字文创基地、“指间大象”草编非遗博物馆等重点项目推进,全方位提高产品竞争力。

                          专栏九 草编产业专栏

重点企业

青岛市青杨玉草工艺品有限公司

青岛伟泰工艺品有限公司

青岛博颂杰工艺品有限公司

青岛优昊工艺品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

指间大象草编非遗博物馆项目

青岛嘉泰工艺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

青岛博颂杰工艺品有限公司草编工艺品扩建项目

新河工艺品全链条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

重点园区

新河工艺品全链条乡村振兴产业园

店子镇


4.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瞄准未来家居、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产业新赛道,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积极布局智慧家居、智能高效物流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基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标志性产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产业布局

按照“空间集聚、区域协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镇(街)、园区错位发展,推动镇街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合转变,加快形成“一带引领、重点突破、平台支撑”工业发展格局。

1.一带引领

按照“空间收缩、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功能叠加”的原则,持续推进制造业向青新高速轴带集聚发展。平度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机械装备、新材料;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同和高新技术产业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睫毛美妆等产业;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智能家居、食品饮料等产业。

2.重点突破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理念,制定和落实镇街工业发展导引,明确镇街主导产业。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持续壮大镇域工业规模,提升工业质量。坚持工业存量挖潜扩能和招商引资并重,建立健全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向南村镇、崔家集镇、明村镇、蓼兰镇、田庄镇等重点工业镇倾斜。探索南村—仁兆—古岘高端制造产业、同和—蓼兰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店子—大泽山绿色建材产业、新河—同和—大泽山—旧店美妆睫毛产业等工业镇联动发展。推动镇街工业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合转变,构建以省级试点卫星镇、县域次中心镇、特色专业镇为支撑,梯度有序、高效协同的工业强市发展格局。

 


                                                          图1 平度市产业布局图

3.平台支撑

实施镇街工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先进制造标杆工业园区,夯实镇街产业发展平台。鼓励企业高标准厂房建设,打造集设计、研发、创新、运营、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工业综合体。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对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实施兼并重组。新招引工业项目原则上向域内产业定位契合的工业园区集聚。推动特色园区蝶变升级,支持睫毛、草编等特色产业园加快发展。加快补齐工业园供电、供水、供气、地下管网、污水处置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园区新一代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

              专栏十  平度镇街及重点集聚区制造业发展导引

“双轮”“两翼”

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重点支持食品饮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同和高新技术产业区: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睫毛美妆等产业。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重点支持先进金属材料、智能家居、食品饮料。

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重点支持高端化工含橡胶制、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技术食品饮料产业,建设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和橡胶产业园。

镇街

东阁街道: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

李园街道: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

同和街道:重点支持机械装备制造、美妆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同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凤台街道: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

白沙河街道:重点支持智能包装、机械制造、新材料。建设白沙河包装产业园。

古岘镇: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业、橡胶制品循环利用产业。建设田百利中小企业产业园,古岘智能装备产业园。

仁兆镇: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建设仁兆产业园。

南村镇:重点支持智能家电、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高端食品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建设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和青岛市平度智能家电产业聚集区。

蓼兰镇: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建设蓼兰高端装备产业园。

崔家集镇: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高端调料品等食品产业。建设崔家集食品产业园。

明村镇: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橡胶轮胎、铸造及新材料产业。建设明村高分子材料产业园。

田庄镇:重点支持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建设田庄绿色智造产业园。

新河镇:重点支持草编产业、高端装备。

店子镇:重点支持新能源材料、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店子新材料产业园【胶东(店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

大泽山镇: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睫毛产业。

旧店镇重点支持通航产业、睫毛产业。建设旧店航空产业园。

云山镇重点支持农产品精加工产业。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现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支持申建市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支持机械装备、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将中试和研发生产一体谋划,建设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推动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和营业收入五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推广科研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机制,组织有研发需求企业精准面向青岛高校、科研院实施科研项目挂榜,探索建立和优化联合出资挂榜制度。

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平度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在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领域联合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智能家电、高端化工、食品饮料、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支持中小企业“揭榜”攻关,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

(二)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在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等重点行业,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智能工厂,支持中小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打造一批标杆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以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和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园区试点示范建设。

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智能家电、机械装备等行业深化两业融合试点示范,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加快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在工业基础再造、产品技术攻关、供应链管理、生产与服务模式和系统安全等方面创新应用,培育服务型制造业综合服务商。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工业领域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认定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企业,引导天祥食品、尚好科技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自建原料生产基地,实施订单农业,实现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一二产业上下游之间精准对接的高效产品供应链。着力发展智慧农机装备,助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

(三)健全梯队培育机制,壮大优质企业规模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智能家电、食品饮料、机械装备、高端化工等主导产业领域技术能力强、市场份额较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海信空调、天祥食品、征和工业、润农化工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建设用地、资金扶持、品牌营销、高端人才、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健全新锐企业培育体系。科学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持续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基础层—“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创新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精选层—“上市公司”精英层的金字塔式的新锐企业培育体系。统筹运用财税、金融、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持续支持新锐企业发展,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壮大新锐企业规模。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挥海信家电、钢研集团等龙头企业对供应链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联合培训、标准共享等方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供应体系,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场景和创新要素,促进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全面协作。

(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资源高效利用

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示范。

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引导化工、铸造、食品饮料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开发推广绿色产品,打造一批绿色工厂。支持海信冰箱、海信空调等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减污降碳。支持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业园区。搭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节能诊断、评价认证、培训等服务。

推广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生产模式。推动化工、铸造、食品饮料、石墨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生产过程资源高效、梯级和循环利用,持续降低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改造工程,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动废旧家电拆解、报废汽车拆解、废钢铁加工、废橡胶综合利用等产业规模化发展,畅通家电及轮胎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打造废家电、废橡胶循环利用绿色产业链。打造青岛碱业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碳酸二甲酯循环经济产品链,推动黄金矿业尾矿资源化利用,支持领军科技扩大工业固废绿色建材资源化利用规模。

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引导化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增强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大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化工行业的推广应用,建设生态智慧化工园区。

(五)实施产业区域协同,打造联动发展优势

推进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与黄岛石化区和董家口化工园区联动发展。立足我市及周边区(市)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整合两个化工园区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将两个园区主导产业进行有效链接和补充延伸,以黄岛石化区“减油增化”和董家口化工园区布局高端石化产业为契机,加快承接一批功能性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高端精细化工项目。推进黄岛石化区、董家口化工园区以及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协调联动发展,构建链式产业生态体系,协同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高质量打造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主动服务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区位优势和优质工业用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智能家电、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大力发展航空配套、临空制造等航空偏好型产业,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产业动力活力

强化改革创新支持力度。改进涉企服务,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落实新兴产业包容审慎监管政策,支持、鼓励、引导、规范、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全面对外开放。更高质量“引进来”。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围绕平度新兴未来产业布局重点方向,加大对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端产业项目招引力度。更高水平“走出去”。支持平度智能家电、机械制造、食品饮料、高端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扩大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先进适用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输出规模。加快推动RCEP合作,推动龙头企业完善境外市场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外贸发展质量。优化外贸经营主体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高质量建设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期内对大气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SO2、NOx、烟尘,扬尘等,工业企业机动车行使排放的机动车尾气(NOx、CO等)、二次扬尘等。本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实施绿色化改造,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等措施,有望将区域环境空气影响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区域共有主要河流25条,皆发源于大泽山群和两目山群,呈扇形向外辐射,汇成北胶莱河和大沽河两大水系。工业企业和人口数量空间集聚,可能导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增加。引导化工、铸造、食品饮料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新增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建设绿色工厂等。在充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并实行跟踪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可控制地表水环境影响状况。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期内,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车辆可能会产生交通噪音。通过绿化建设能保证道路两侧区域符合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能有效地防止交通噪声污染。工业生产也可能产生工业噪音,工业企业园区集聚发展,能够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工业企业应加强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通过相关措施的预防和实施,不会对区域声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评价。规划期内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设期的建筑余泥渣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营运期的工业固体废物、一般生活垃圾。规划提出推行绿色制造,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对于一般工业固废,推广循环型生产方式,提升工业固废绿色建材资源化利用规模。对于工业危废,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置。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其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工业污染源增加,可能导致生态承载力下降。本规划以建设绿色低碳园区为导向,开展绿色植被修复、实现水土保护等多样化生态服务,实施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修复、重点河道两岸整治改造等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提升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总体而言,本规划实施不会对区域生态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业强市战略定位,建立平度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市镇(街)、园区联动、各部门协同、全市一盘棋”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

(二)强化规划实施。健全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进行必要调整,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提高规划实施效果。建立健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评价机制,完善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各镇、(街)、园区根据全市产业布局,落实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集群布局建设。

(三)加大要素保障。整合优化现状产业布局,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严格执行平度工业用地控制线,稳定工业用地总量,保障实体产业发展空间。工业控制线内规划工业用地予以严格保护,未划入工业用地控制线的现状工业用地,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可进行转型升级的,可以在详细规划中予以保留,鼓励企业在自有土地上进行改扩建,开展“零增地”技术改造。深化“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大“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应用。探索铸造等产能指标收储和有偿使用制度。统筹区域能耗和环境指标,建立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产能指标市级统筹制度,提升工业核心要素配置效率。

(四)加大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工具,围绕平度工业发展重点方向,制定高端产业项目、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现有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激励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链招商、开放应用场景招商、投资联动招商等新模式。编制平度产业地图,强化镇(街)、园区招商协同,鼓励专业机构招商,完善项目综合服务保障机制。

(五)强化人才支撑。积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引进一批产业顶尖人才(团队)、产业高端人才、特色产业人才。强化技能型、工匠型人才培养,建设产教技融实训基地和继续培育基地。完善高等技术人才考核评价、岗位录用、鼓励表彰等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做好企业家精准培训和青年企业家接力培育。

(六)加大宣传引导。充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对“工业强市”先进镇街和园区的典型案例,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营造“工业强市”更加浓厚舆论氛围。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广泛宣传报道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成功案例和经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