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刘伟
日前,平度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2025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0件实事的通知》(平政发〔2025〕3号),出台了我市2025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10件实事。作为牵头起草单位,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刘伟对文件起草及重要内容进行了权威解读: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力办好民生实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2024年11月份以来,由平度市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牵头,通过网上征集、群众反应、部门梳理提报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最终形成2025年要办成的10件22项市办实事,经过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充分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平度市办实事具体事项。
办好民生实事,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
2025年,平度市坚定实施市委“1153”工作思路,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一是人民至上、普惠受益。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优先筛选贴合民心、顺应民意的项目,统筹考虑普通群众与特殊群体、城区群众与农村群众需求,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帮困、扶弱”等民生领域,力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身边事。
二是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着“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原则,优先筛选市委市政府拟实施的“校园建设、交通出行、文化惠民、社会安全”等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确保符合全市社会发展实际及广大群众的具体需求。
三是科学可行、确保完成。所选项目紧扣“普惠性和落地率”,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实施内容、完成时限,特别是资金来源方面,每个项目均与牵头单位和资金来源部门进行了“一对一”对接研判,确保项目资金有保障、可按期完成。
四是拓宽渠道、群策群力。通过12345为民服务热线、“三民活动”等多渠道吸纳社情民意,吸收借鉴2024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重点建议提案,力求最大程度汇民意、顺民心、聚民智。同时,持续保持与青岛市政府办公厅的汇报对接,将2025年青岛市办实事项目中与我市紧密相关的同步纳入。
以民生“微实事“撬动群众“大幸福”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0场以上;对全市存有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为城区5所未建食堂学校配餐,解决城区部分无食堂学校学生午餐问题。实施农村薄弱中小学校食堂提升行动,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项目;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村卫生室改造提升项目,提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一线困难就业群体免费体检。
以务实暖心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对S220平日线、S309田高线实施大中修;启用东部污水处理厂,对全市30余个水库移民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为农村农村低收入群体进行危房改造;完成戏曲演出300场,开展文旅惠民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市级群众性文化活动10场次。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对全市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建、续建3处电力工程;为部分困难家庭配备一氧化碳报警仪;实施学校周边交安设施提升行动,在部分交通流量较大的学校周边建设交安设施;在部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路口,建设“平安哨兵”预警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