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平度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訾润
2024年11月28日,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平度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平政办发〔2024〕12号),作为牵头起草单位,平度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訾润对文件起草及重要内容进行了权威解读。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制度
火灾的发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且极具破坏力的一种灾害,可能在瞬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市各类场所,如商超、学校、办公楼、工厂、餐馆等数量已达十万之多,防灭火压力较大,制定有效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这个预案是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应对火灾突发事件的步骤和措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全力调集救援力量,迅速、有序地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原《平度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于2016年印发,实施至今,在全市火灾事故扑救工作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直以来原应急预案与当前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消防安全的新期待不相适应,与当前整体火灾形势不相适应。特别是经过多轮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防范化解风险、应急管理、救援处置职能有所调整,亟需制订出台新的火灾事故预案。为此,我们在征求市民群众、专家和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各单位意见,最终形成此预案。该预案进一步健全了平度市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本次预案修订契合当前灭火救援的新形势,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针对火灾防控工作,我市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大检查、专家会诊、专项执法检查和安全体检等,火灾整体形势持续明显好转,但一般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但一旦发生,其严重性、复杂性和突发性都不可预估。因此,本次预案修订更加注重结合区域实际,符合我市消防特点。其中:科学性是指以科学的态度,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科学分析和论证评审。针对性主要针对平度市重大火灾隐患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消防救援力量实际,开展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而修订。可操作性体现在预案修订工作及内容充分借鉴近几年灭火救援经验,充分体现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科学决策、以人为本、协同应对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责任单位的职责,确保《预案》组织体系更加科学、应急联动更加密切,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和应急响应程序更加具体,应急处置措施更加可行。
应急预案各项措施更加精准细化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是平度市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总体性制度安排,既重要又细致,它通过制定详尽的预案内容和要求,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该《预案》共12个部分44条,在总则方面阐述了编制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等内容,明确了火灾扑救工作原则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各章节均围绕火灾扑救工作制定详细条款,指向性、实用性强,符合当前火灾扑救工作需要。《预案》的精准细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指挥体系更加健全。确定市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领导和成员单位、现场指挥部构成、现场工作组和各单位职责任务。对17个部门、18个镇(街道、园区)灭火救援职责和任务做了进一步明确,现场指挥部10个工作组、成员单位和镇街按照职责任务,分别牵头做好火灾扑救各环节工作,平时由办公室协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日常灭火救援各项准备。
二是应急响应更加科学。按照事前有准备、事中有响应、事后有处置的要求,常态化做好应急值守、火警受理和火灾预防等工作。明确火灾事故信息报告流程,根据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及影响性,划分四个分级标准,对应制定四级响应分级和指挥协调、处置行动。事后提出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理赔等相关要求,确保灭火救援工作全过程有效开展。
三是信息报告更加规范。《预案》对火灾报告进一步细化,区分首报、补报、续报、终报,对报送渠道、时间、内容和接报责任等方面作出规范。同时,强化应对工作提前量,进一步细化火险监测预警要求,明确责任主体、细化预警内容,规范信息发布,确定应对措施,设定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各责任主体应对火灾的效率。
四是力量调集更加有力。《预案》坚持“一处报警、多点调动、多线并进”,统筹各方面扑救力量,首先是按照就近原则优先调集使用专业救援、搜救力量,并结合现场情况组织指挥社会力量参与,必要时还可以协调驻平部队和相邻地区消防力量参与救援。同时,对现场救援的力量部署进行了明确,确保火灾尽快处置、减少损失
五是应急保障更加全面。根据火灾事故特点,要求各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做好救援队伍、装备物资、医疗、交通、车辆、通信、经费等保障工作。同时,强调实战演练、联勤联动和宣传培训等方面机制建设,明确责任、奖惩有关要求,提升《预案》执行效能。
六是善后处置更加暖心。《预案》对火灾事故善后处置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要求相关镇街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同时明确了应急、民政、卫生健康、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红十字会、慈善团体等社会公益性组织,工会、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社会救助责任。《预案》要求在应急处置结束后,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及可利用资源进行系统性评估,针对性制定并组织实施灾后重建和恢复计划。